工行贵州省分行坚定“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”的经营理念,着力破解小微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,贯彻落实普惠金融“增量、扩面、提质、降本”整体要求,全力以赴助力地方实体经济发展。
健全体制机制 全面保障“增量”
强化考核激励,着力构建“愿贷”机制。持续加大普惠金融考核激励政策保障力度,提高指标考核权重和分值,并通过利润挂钩、专项奖励等方式激发基层动力和活力。落实尽职免责,着力构建“敢贷”机制。严格落实普惠领域信贷从业人员尽职免责要求,审时度势修订完善尽职免责方案,保护从业人员积极性。加快队伍建设,着力构建“会贷”机制。出台《关于加强普惠金融从业队伍建设的意见》《对公及个金条线营销队伍星级客户经理评定办法》等,持续加快普惠金融队伍建设和培养。截至9月末,普惠贷款余额82亿元,较年初增加23亿元,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57%、162%;普惠贷款增速38.83%,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27.69个百分点,较上年同期高8.39个百分点;贷款客户1.13万户,较年初增加2466户,增幅为27.92%。全面实现“两增”目标,首贷户、信用类等结构性指标明显提升。
强化模式创新 全面落实“扩面”
强化科技引领,开启小微“快贷”模式。以数字化经营为业务发展方向,深挖行内外数据,推出“结算贷”“税务贷”“用工贷”“跨境贷”等产品,并创新推出“e抵快贷”业务。同时针对贵州区域特色创新特色场景,围绕“链”和“平台”,推出“菜篮子助农贷”“黔税e贷”“烟草快贷”等特色场景融资;围绕疫情防控,推出“抗疫贷”“医保医药贷”;围绕制造业、旅游业、农业板块小微企业复工复产,推出“工业快贷”“黔旅快贷”“茶e贷”等线上特色场景经营快贷,帮助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复工复产,助力涉农企业春耕备耕。强化银政合作,开启“易贷”模式。积极与政府部门、担保机构合作,围绕茶叶、刺梨、中药种植等区域优势产业,创新推出“中小企业创业贷”“扶贫产业贷”“黔旅贷”“科技贷”等线下小微金融服务产品,多层次解决小微企业担保能力不足的融资难题;支持园区小微企业复工复产,推出“产业贷”“惠企贷”等线下银政合作融资方案。
加强合规经营 全面抓好“提质”
一是加强基础管理,通过“现场+非现场”方式开展抗疫贷款资金使用、违规收费、风险预警处置等小微信贷专项检查,督导落实贷后管理及规范经营,开展内外部检查问题回头看,风险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。二是加强日常监测,不定期下发风险预警提示,针对性开展风险核实,紧盯风险重灾区,明确“一户一策”化解措施,有序推进风险贷款清收处置,制订小微信贷业务“巡诊”工作方案,风险意识和能力持续提升。
严格政策执行 全面支持“降本”
一是严格贯彻落实“七不准”“四公开”“两禁两限”要求,主动承担与贷款相关的抵押登记费、评估费、抵押财产保险费等费用,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。二是持续通过实施差异化定价、减费让利等策略,为小微企业开启“惠贷”模式,着力解决好小微企业融资贵问题,普惠贷款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5BP。
来源:金融时报
|